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东京热,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首頁 > 公眾互動 > 在線訪談

【訪談問答】葛長偉主任接受羊城晚報記者專訪:第二輪全省對口幫扶完成 加快構建區域發展新格局

來源:本單位 發布日期:2020-08-06
字體: [大] [中] [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在脫貧攻堅戰中,根據部門職責分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組織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開展對口幫扶。近三年來,第二輪全省對口幫扶工作扎實推進,助力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如何評價這一輪幫扶的成效和經驗?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近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葛長偉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

  3060076.jpg

深汕特別合作區 李薇 攝 

  1、對口幫扶重在“造血”

  千方百計推動產業項目落地生根


  羊城晚報:目前,珠三角對口幫扶粵東粵西粵北的情況進展如何,有什么成效?

  葛長偉:組織珠三角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開展對口幫扶,是省委、省政府推動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第二輪全省對口幫扶工作于2017年啟動,由6個珠三角地市結對幫扶8個粵東粵西粵北地市,分別是廣州對口幫扶梅州、清遠,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汕尾,珠海對口幫扶陽江,佛山對口幫扶云浮,東莞對口幫扶韶關,中山對口幫扶潮州。

  三年來,珠三角6市及其對口幫扶的8市在推進產業梯度轉移和產業共建、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民生保障、配合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等多個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第二輪對口幫扶工作所確定的各項任務全面完成,有效彌補了粵東粵西粵北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和弱項,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基礎,有效提升了全省區域發展平衡性與協調性。

  羊城晚報:產業梯度轉移和產業共建是對口幫扶工作的基礎和關鍵。這一輪行動中,有什么樣的寶貴經驗?涌現出什么樣的好做法?

  葛長偉:首先第一條經驗就是開展高水平產業共建,千方百計推動產業項目和產業集群建設落地生根。共同制定產業轉移共建目標和行動計劃,強化貧困地區與珠三角地區市場精準對接,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有力提升被幫扶市“造血”功能。

  比如說,廣州對口幫扶梅州,走出了一條“政策撬動+市場驅動+龍頭帶動”的產業幫扶路徑,促成了廣汽集團、廣藥集團、日本厚利加食品株式會社、香雪制藥等行業領軍企業到梅州投資,形成了“蜂王型企業+產業集群”的產業共建模式。

  東莞對口幫扶韶關,圍繞鋼鐵、有色金屬、電力能源等領域著力推進產業鏈建鏈、補鏈,提升產業鏈層級,積極打造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帶動形成了1個千億元以上、2個300億元以上產業集群。

  珠海對口幫扶陽江,遴選優秀國企作為對口幫扶建設和投融資主體,圍繞高端裝備制造、高端不銹鋼、新能源材料、食品加工、現代倉儲物流、高端紙業六大主導產業,建立了目標企業動態項目庫,加快培育廣東(陽江)海上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和中國(陽江)高端不銹鋼產業基地兩大產業基地。


  3060076.jpg
廣清產業園 戴朝文 攝

  2、“軟硬兼施”補齊短板


  交通、教育、衛生等幫扶碩果累累

  羊城晚報:在提升粵東粵西粵北創新驅動發展能力上,有什么經驗和例子可供借鑒?

  葛長偉:建設創新載體,集聚創新要素,對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至關重要。幫扶雙方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創新主體作用,共建新型研發平臺,引進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實踐創新基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提升創新發展規模和質量。

  比如深圳幫扶河源,依托源城高新技術開發區,以深河金地創谷國家孵化器和創智產業園為主要載體,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資源,引進天和新材料、新凌嘉新能源、長物科技、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大院士工作站、省科院研究院等一批創新創業團隊和研發機構,推動建成國家級科技創新孵化器2個,建設高新智匯谷、電子商務產業園等一批創新孵化平臺。

  又比如,佛山幫扶云浮,引進巴拉德氫燃料電池商用車核心技術,大膽進行“二次創新”,成功研發CAVEN 3、CAVEN 4燃料電池系統;在當地創建51個科技創新平臺,引進89名科技人才、19個創新團隊,使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翻番。

  羊城晚報:脫貧攻堅,硬件是基礎。在交通路網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又是如何開展幫扶的?

  葛長偉:各地以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和珠三角交通通道建設為重點,優化與高快速交通網銜接,著力推動互聯互通。幫扶市切實承擔起共建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主體責任,完善共建產業園區環保、供水、供電、消防、通信以及生活服務等基礎設施,推進電網改造項目和集中供熱供氣設施建設,建設污水管網及污水處理廠。

  比如東莞—韶關深入實施園區“三年提升計劃”,各產業園區每年至少投入1億元規劃建設一批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新建6條園區道路基本竣工通車。

  廣州對口幫扶清遠,廣清城際軌道廣州北至清遠段已建設完成,計劃2020年10月開通。廣州廣連高速項目從化至連州段已納入省重點項目,正全面施工。廣州北江引水工程已于2019年10月正式開工建設。

  羊城晚報:除了硬件,在社會事業方面又是如何推進幫扶的?

  葛長偉:內容很多,包括通過設立分校、聯合辦學、教師互派交流、教學研究合作、資助基建等多種方式,推動教學資源共享;針對被幫扶市醫療衛生發展實際需求,完善醫療衛生幫扶合作機制等。

  如廣州清遠全面推進教育結對,結對幫扶各類學校達206所,支持清遠新建3所學校和改善124所學校教學條件。實現廣州42家高水平醫療機構與清遠32家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結對,推動跨區域醫聯體建設,推行“遠程醫療診斷”模式,支持清遠建立遠程會診平臺6個,引進醫療新技術356項。

  又如深圳對口幫扶河源中,投入幫扶資金1億元用于建設深河中學并將其納入深圳中學共同體進行全面管理;推動深河59對學校結成共建關系,開展深圳名師送教、技師學院專業師資培訓、河源中小學校骨干教師跟崗培訓等。對口幫扶汕尾中,多渠道引導資金投入援建深汕中心醫院,累計投入財政專項幫扶資金1.4億元,推動23個衛生院等幫扶項目落地;出資1.26億元幫扶10個基層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等。


  3060076 (1).jpg

深圳對口幫扶指揮部、河源市人社局等聯合主辦“飽含深情美味河源”之經典客家菜制作評選大賽 羊城晚報記者 王磊 攝 


  3、協調發展開啟新局

  擬研究編制未來五年省內對口幫扶規劃

  羊城晚報:省發展改革委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是怎么樣的?

  葛長偉:省發展改革委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戰略機遇,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統籌兼顧與突出重點、繼承完善與改革創新相結合,加快形成統籌有力、合作緊密、分工高效、共享共贏的區域對口幫扶協作新機制,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重要支撐,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在具體工作層面,將重點推動產業對口幫扶高質量發展、提高民生事業幫扶水平、強化省內對口幫扶要素支撐和機制創新,并研究編制省內對口幫扶2020-2025年規劃,指導幫扶雙方同步編制對口幫扶中長期規劃,確保對口幫扶工作順利推進、取得更大成效。



相關附件:
相關導讀: